林和环保网

低碳旅游的价值体现?

林和环保网 0

一、低碳旅游的价值体现?

随着新经济理念的推广和实践,低碳旅游逐渐被国人所熟悉和接受,并被视为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方式和战略选择,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改善气候环境、构建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与属性近年来,学界针对低碳旅游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在概念和内涵上尚未形成共识,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1)减排说,强调要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业务全流程中减少碳排放;(2)行为说,认为其实质是基于低碳排放的新型消费方式;(3)理念说,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是生态旅游的延伸和体现。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低碳旅游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旅游产业“低碳化”;

二是不能牺牲消费体验和质量;

三是实现途径是多元的,包括理念、消费方式和技术创新等。基于此,可将低碳旅游的内涵概括为:为保障全球气候安全,在不损害旅游消费体验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理念重塑、科技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综合利用节能、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转移排放、碳汇等多种途径,达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新型旅游产业模式。从本质上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具有新经济属性的理念、[1]首先,低碳旅游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其次,低碳旅游以信息和技术为发展动力,形成无缝对接的网络化产业链,通过发挥各要素的协同效应,使旅游成为一种知识型产品。[2]由于自然、人文、科技等知识的重复消费和边际成本较低,使低碳旅游具备了“边际效益递增”的发展特征;再次,现代旅游业以知识和精神产品或服务为主,几乎不受时空等物质条件的约束,在此意义上,低碳旅游具备持续发展的无限空间。二、低碳旅游的价值诉求1低碳旅游的内生价值。内生价值是本质属性的依据。因低碳旅游的属性涵盖理念、技术和行为等多项内容,由此决定了低碳旅游价值诉求的多元取向。

二、场馆设计和建设中如何体现低碳?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的概念源于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我们能直观的看到的机动车、工厂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建筑的隐藏式排放往往被忽略了,这部分排放远高于机动车和工厂排放,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平米房屋的建成,约释放0.8吨的二氧化碳,发展低碳甚至零碳建筑,刻不容缓!

低碳建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低碳材料,二是低碳建筑技术。

1、材料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选用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且优先采用可再循环利用的材料,并提高使用率;优先选用高性能、高强度材料;严禁采用禁止使用、限制使用以及淘汰的材料;禁止采用高能耗、污染超标的材料。

2、低碳建设技术包括:外墙、门窗、屋顶节能技术,如符合保温墙体,中空保温玻璃,屋顶绿化等技术;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等减少能耗的技术措施;以及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太阳能热水,光电外墙面板等。

低碳建筑实例是位于上海宝山工业园区的印象钢谷。墙面采用素混凝土,节省面砖、外墙面装饰;主要建筑材料也可循环利用的钢材,并且能就地取材;大面积采用玻璃,增加采光,节省能源;采用半地下车库,减少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另一个实例就是北京电视台高楼,所有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太阳能和日光利用技术,甚至电梯节能、地辐射玻璃、能蓄热又能散热的天窗,可谓达到了目前建筑行业对低碳建筑要求的最佳状态!

尽管如此,只有国外少数的设计公司在系统研究低碳建筑,从经济角度来说,增加建筑成本,这是所有业主不能接受的,但是减排效果是很明显的,低碳建筑不是单个部门就能实现的,需要所有部门共同努力!

三、如何低碳?

1空调调高一度

夏天空调温度过低,

不但浪费能源,

还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

只要把空调调高一摄氏度,

全国每年节电33亿度。

另外,降低室内外温差,

也减少了患感冒的几率。

2选用节能空调

省电并能做到同样的制冷效果,

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人多力量大,

全国的家庭都用它,

每年可以节约用电33亿度,

相当于少建一个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

还能减排温室气体330万吨。

3用节能灯

省电看得还清

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

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

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

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

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4电视屏幕再暗一点

电视屏幕太亮,

不但缩短电视机的寿命,

而且费电。

调成中等亮度,

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

尤其是对眼睛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

中国目前有3亿台电视,

仅调暗亮度这一个小动作,

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5用完电器拔插头(或开关)

看完了电视,

摁下遥控器并不是彻底关机,

其实它还在耗电。

只有将电源拔下,

它才彻底不耗电(或开关)。

别小看这个小动作,

如果人人坚持,

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

6科学用电脑

暂时不用电脑时,

可以设置进入睡眠模式;

当彻底不用电脑时,

记得拔掉插头(或开关)。

坚持这样做,

每天至少可以节约1度电,

还能适当延长电脑和显示器的寿命。

7节能型冰箱

保温性能更强,

所以消耗的电更少,

一台268L的节能型冰箱,

在寿命期内可节省电费2000元左右。

8巧用电冰箱

即使还在用普通冰箱,

只要坚持做到,

及时除霜;

尽量减少开门次数;

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

放入冷藏室解冻;

关掉冰箱里的灯。

每台冰箱每年也能省20多度电呢。

9煮饭提前淘米

并浸泡10分钟效果更佳,

然后再用电饭锅煮,

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

节电约10%。

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

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

那么每年可省电8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10日常省水有妙招

洗脸之后的水可以用来洗脚,

洗衣、洗菜的生活废水,

可以冲厕所。

平日里养成节水习惯,

积累下来,

仅一个三口之家,

每月就能节水1吨以上。

11无纸办公效果好

节能环保双丰收,

多用电子邮件,

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如果全国的机关、

学校、企业都采用电子办公,

每年减少的纸张消耗在100万吨以上,

节省造纸所消耗的能源达100多万吨标准煤。

另外打印机散发出来的味道,

也真心是不好闻啊。

12小排量汽车就不错

没有跑车的华而不实,

没有SUV永远填不饱的油箱,

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

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

才是新的时尚。

还有不能不提的一点是,

在停车位紧张的大都市,

小巧灵活的小型车更是占尽优势。

13多乘公车出行

车越多,路越堵。

多乘坐公交车、地铁出行,

不但能避开拥堵,

而且节能效果相当明显。

按照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

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轿车相比,

道路占用长度仅为后者的1/10,

油耗约为后者的1/6,

排放的有害气体更可低至后者的1/16。

14出门骑自行车

有自行车代步,

油价再高也不怕。

不仅免受堵车之苦,

还能锻炼身体,

并且绝无尾气污染。

如果有1/3的人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出行,

那么每年将节省汽油消耗约1700万吨,

相当于一家超大型石化公司全年的汽油产量。

15没事少开车

每月少开一天车,

每车每年可节油44升,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

1万辆私人轿车车主能做到,

每年就可节油50多亿升,

减少二氧化碳1000多万吨。

16少量的衣服用手洗

洗衣机确实解放了双手,

但只有两三件衣物就用机洗,

会造成水和电的浪费。

如果每月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

每台洗衣机每年可节能约1.4千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千克。

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都因此每月少用一次,

那么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

17减少粮食浪费

少浪费0.5千克粮食,

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

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

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18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

尽管少生产1个塑料袋

只能节能约0.04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1克,

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大,

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

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

19饮水机不用时断电

据统计,

饮水机每天真正使用的时间约9个小时,

其他时间基本闲置,

近三分之二的用电量因此被白白浪费掉。

在饮水机闲置时关掉电源,

每台每年节电约366度,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1千克。

如果对全国保有的约4000万台饮水机,

都采取这一措施,

那么全国每年可节电约145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1405万吨。

20纸张双面打印,复印

既可以减少费用,

又可以节能减排。

如果全国10%的打印,

复印做到这一点,

那么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

节能6.4万吨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简约适度绿色低碳体现哪些内容?

简约适度绿色低碳体现在,

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关空调,尽量多在户外运动,减少家里电器的使用率;节约用纸,用布袋替代塑料袋。

多选择自行车、公交车或步行,少乘出租车,私家车。

分类投放垃圾,废物转化资源,让消费的终点变成下次消费的起点。

五、高碳低碳如何定义?

低碳:碳含量小于0.3%的钢材,如钢材结构件、汽车零部件等,具有高延展性和塑性,适用于冷加工或成形加工。高碳:碳含量大于0.6%的钢材,如弹簧钢、刀具钢等,硬度高,但塑性和延展性非常低,不适用于冲压和冷成型等加工方式。总的来说,碳含量越高,钢的硬度越高,但塑性和延展性越低。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六、如何低碳出行?

提前规划行程,尽量选择坐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电瓶车,避免驾车,减少碳的排放量!

七、企业如何低碳?

企业主导低碳消费方式。企业既是全社会推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瓶颈",也是"桥梁"。"瓶颈"是指企业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由于社会低碳消费意识的增长,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价值考量标准,促使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行环境友好的排放方式。

实现企业生产性消费的低碳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具有减排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企业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消费过程中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桥梁"是指企业也是低碳消费产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生活方式,给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新的机遇。

只有企业提供了低碳节能的消费品,使公众在超市或其他商场购买产品时根据低碳化程度有所选择,才能有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方式的物质基础。

八、如何实现低碳建筑及实现低碳城市?

    实现低碳建筑和低碳城市是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以下是一些实现低碳建筑和低碳城市的关键方法:

1. 能源利用效率:低碳建筑应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改善建筑外墙、屋顶和窗户的绝缘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采用高效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可再生能源:低碳建筑应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使用绿色建材、再生建材以及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

4. 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低碳城市应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焚烧和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5. 交通规划与公共交通:低碳城市应优化交通规划,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同时,鼓励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6. 绿化与生态系统保护:低碳城市应注重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增加城市的绿地、公园和植被覆盖率,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

7. 建筑节能标准与认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并对符合要求的建筑进行认证,鼓励和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

8. 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通过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

九、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可以做的有很多,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分為三大项:悭电、悭气、回收。今天先谈悭电“五常法”。

1. 常注意电费。无论是家庭或办公室,电费绝对是重要开支之一。电费越贵,耗电量越多,所製造的二氧化碳也按比例增加。要做到“低碳生活”,首先就要留意电费,知道你的耗电(和二氧化碳排放),究竟是增加、持平、还是减少。

2. 常关电掣。“无手尾”是香港人的普遍坏习惯。下班、假期前、离港度假、外出晚膳,记得要把所有家居或办公室设备关掉。另外电器如电视和电脑的“待机”模式,其实并不省电。如果短时间内(半小时内)不再需要使用这些电器,应该把它们完全关掉。

3. 常注意室温。无论冬天夏天,18-22度最舒服,為免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差太远,把空调调整至适合温度-冬天18度,夏天25度,是最佳选择。常注意室温,穿衣配合,冬天不用暖炉,夏天少用冷气,便可成功慳电。

4. 常留意能源效益。同类电器的耗电程度不同,能源效益亦有很大差别。例如一部2匹冷气每小时用电2.35度,但一部1匹有能源效益标签的冷气每小时则只用0.9度。换句话说,即使在同样的使用效果下,如果选用了缺乏能源效益的2匹冷气机,耗电量便会多出1.6倍,完全不值。因此选购电器时,应留意和比较同种类电器,看看其能源效益标签(一级为最佳),并选购有能源管理功能的电器。

另外,我们亦应比较不同种类电器的耗电,例如液晶体(LCD)显示屏、手提电脑、电磁炉等,都是省电之选。而钨丝灯泡、吸尘机、电焗炉、等离子电视(Plasma)、冷气机等,皆耗电怪物,应减少使用,或以其他电器取代。例如以慳电胆取代钨丝灯泡,即使照明强度相同,耗电量亦可减少达80%,非常有效。

5. 常付诸实行。在办公室中,应找一专人负责计算每件电器电功率、每小时用电度,并推算每月耗电量,研究省电之法。听起来很难算,但网上也有些“用电测量表”可作辅助,让你定下悭电目标,付诸实行,而不是说了算。

随著我们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办公室和家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善用电力,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贯彻“低碳生活”,才能促进地球的健康。下一次,我们会谈谈“悭气”和“回收”。

上回我们谈“悭电”,这次我们谈谈低碳生活的其他部分:悭气和回收。

石油气、煤气、柴油、汽车燃油都是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越悭气悭油,越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此为“悭气”。

悭气行动之首选,是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班次固定,而且每次可接载大量乘客,能源效益最佳。如果有需要买车,应选用小型汽车。汽车的汽缸容积 (cylinder capacity) 愈细愈悭油,800至1300cc的车为首选。事实上,近年油价高企,买细车既悭气又悭钱,每公里只花近一元最划算。如果家庭成员多,则可考虑八人车,但原则仍是汽车油缸容积愈细愈好,不要用大马力车,2000cc以下即可。

在家中,用焖烧煲煮食煲汤,代替慢火煮,也能达到“悭气”之效。若改用电磁炉,也可以节省煤气或石油气,但若用火力功率大的电磁炉,耗电量高,香港用煤发电,悭气效能则大打折扣。

低碳生活另一项要做的事,便是回收,将废物循环再造或再用。

自工业革命后,人类不断开发资源,进行生产和制造产品,用后便弃置,形成高废物社会。在开发和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大量耗用资源和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即使产品使用后变成废物,弃置於堆填区,废物腐烂分解时也会產生甲烷。虽然数量不多,但甲烷的吸热能力,比起同等数量的二氧化碳高21倍,是非常厉害的温室气体。

因此,要做到低碳生活,回收是十分重要的。废物利用(re-use)能减少工业產品生產,节省资源开采和制造产品时大量使用的能量。而循环再造(recycle),也能减少堆填区的废物,及因此产生的温室气体。

就让我们由今天开始,实践低碳生活的三大原则:悭电、悭气、回收!

十、低碳作品

低碳作品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低碳作品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重要。低碳作品指的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创作,不仅包括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还涵盖了各个行业中的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通过传达和弘扬低碳理念,这些作品为人们提供了思考环保、节能减排的途径,并鼓励个体行动,将低碳生活方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低碳作品的影响力

低碳作品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们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并提供解决方案。电影和纪录片是传播低碳理念的有力工具,如《不可承受之轻》和《风暴之后》等影片通过真实的故事、画面和音乐,将观众带入世界各地的环境问题中,引发共鸣,唤起社会的环保意识。文学作品通过深入刻画角色和情节,反映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读者对环保行动的思考和行为改变。

低碳作品不仅影响个体行动,也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艺术作品、音乐和舞蹈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唤起人们的感官体验,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情感认同。一首歌曲、一幅画作或者一段舞蹈可以引起人们的强烈情绪,促使他们反思自身生活方式并采取行动,转变为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作品的创作与传播

低碳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创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当下社会和环境问题的理解,创作出具有低碳理念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常常将自身的经历和观点与环境保护问题相结合,以引起读者、观众和听众的共鸣,推动他们思考和行动。

然后,创作出的低碳作品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互联网、社交媒体以及各类文化活动成为低碳作品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文章、音乐、图片等作品,创作者能够将低碳理念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此外,各种文化活动如展览、音乐会和电影节也提供了展示和推广低碳作品的良好机会,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低碳作品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低碳作品在推动环保行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创作低碳作品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其次,低碳作品的传播需要克服信息过载和短期关注度的问题,以确保作品能够真正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行动。

然而,低碳作品也面临着广阔的机遇。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低碳作品的需求也在增加。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和投资为低碳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同时,新兴的科技也为低碳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为观众创造沉浸式的体验,进一步提升作品的影响力。

结语

低碳作品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激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带动人们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并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创新思路。同时,低碳作品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创作者、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最大的影响力。只有通过持续的创作、传播和行动,我们才能实现一个更环保、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