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环保网

浮石是什么?

林和环保网 0

一、浮石是什么?

浮石又称轻石或浮岩,因其气孔较多容重小(0.3-0.4)、能浮于水而得名。浮石是一种多孔、轻质的玻璃质酸性火山喷出岩,其成分相当于流纹岩。浮石表面粗糙,颗粒容重为450kg/m3,松散容重为 250kg/m3左右,孔隙率7l.8-81%,吸水率为50-60%。 浮石在园艺种植中主要用作透气保水材料,以及土壤疏松剂。 浮石在屋顶、车库顶排水中主要用作排水材料,其良好的吸水功能同时也能补充植物所需水分。 顺便提一下沸石,沸石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呈架状结构,是一种含水的碱或碱土金属招硅酸盐矿物。 沸石的阳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分子筛这三种特性构成了沸石应用领域广泛的物性基础。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用作石油炼制的催化裂化、氢化裂化和石油的化学异构化、重整、海水淡化剂;特殊干燥剂(干燥空气、氢等)。在轻工业中用于造纸、合成橡胶、塑料、树脂、涂料充填剂和素质颜色等。在建材工业中,用作水泥水硬性活性掺合料,烧制人工轻骨料,制作轻质高强度板材和砖。在农业上用作土壤改良剂,能起保肥、防水、防止病虫害的作用。在畜禽业中,做饲料(猪、鸡)的添加剂和除臭剂等,可促进牲畜生长,提高小鸡成活率。在环境保护方面,用来处理废气、废水、从废水废液中脱除或回收金属离子,脱除废水中放射性污染物。

二、水资源受污染的情况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都离不开水。一般说来,人类要维持生命,每人每天最少需要5升水,可以说,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什么是水污染泥?在环境学领域,有一个重要名词叫“水体”,它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水,另外,还把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水生生物和底泥都作为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 水体一般是指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水体按类型可以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可分为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 在环境学领域中,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非常重要,例如重金属污染物,由于本身的重量,容易从水中转移到底泥中,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一般并不高,若着眼于水,似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但从水体看,可能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平时说的水污染准确说是水体污染,即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所谓水体污染就是指水、底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的污染。 那么,水污染是怎么引起的呢?水体中的污染物,根据它们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类: 1.病原体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等,常含有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虫。这类污水如不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流入水体后,即会通过各种渠道,引起痢疾、伤寒、传染性肝炎及血吸虫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纸和食品工业污水中,含有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等有机物。这类物质随污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对它们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含氧减少,从而影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繁殖。当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水中的有机物即产生厌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氢等,使水体出现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营养污染物:造纸、皮革、食品、炼油、合成洗涤剂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农田水,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物,如果大量的这类污水排入水体,使营养物质增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这类物质多呈红色,称“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覆盖水面,附在鱿类肋上,使它们呼吸困难。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替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鱼贝类中毒死亡,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石油污染物:多发生在海洋中,主要来自油船的事故泄露、海底采油、油船压舱水以及陆上炼油厂和生化工厂的废水。 5.剧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它们大都来自矿山、冶炼废水,它们都富集在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水体的污染还有放射性污染,这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盐类污染,各种酸碱盐无机化合物进入水体,使淡水含盐量增加,影响水质。热污染,发电站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量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增高,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殖。

三、衣服干洗是什么原理?

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污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甚至人造纤维如多元脂纤维也可以干洗得很干净。这些纤维在水洗后仍会残留一些油性污渍,但干洗后这些污渍就可能去除了。 用化学溶剂通过渗透、溶解和烯释对衣物进行洗涤,达到去除油垢或污渍的效果,称为干洗。所谓“干洗”是指衣物洗涤之前是干的,干洗后从干洗机取出的衣物也是干的,但在干洗过程中,衣物在干洗机滚筒内是用化学溶剂浸泡、洗涤、脱干,再经过烘干,把衣物上含有的化学溶剂回收,并将衣物干燥就完成了全部干洗过程。干洗是近百年才出现的洗涤方法。经过干洗后的服装不变形、不退色、不损伤面料。还有消毒、灭菌的特殊功效。

干洗的典故

干洗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故事,据说是有人不小心将一种石油类的油剂溅到沾有油污的布料上,结果油剂就很快地挥发并将油渍去除了。1840 年巴黎的贝林干洗店可能是第一家成立的干洗店。当时的洗染业者发现松节油、苯、煤油及石油四种液体都可以用来作为干洗溶剂,由于这些油剂都有可燃性,所以在 1926 年专门为干洗开发出的石油系列干洗油Stoddard)上市前,干洗业算是有风险的行业。1930 年代一种无燃性的溶剂四氯乙烯上市,这个新推出的干洗油不仅不易燃起火,而且也相当纯净,直到今天大部分的业者都是使用此种溶剂。

服装干洗后要注意什么?

干洗的衣服接触了四氯乙烯等有害物质,因此,刚刚干洗过的衣服不要马上穿,先在室外晾一晾,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