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环保网

秸秆的处理方法?

林和环保网 0

一、秸秆的处理方法?

①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不但解决了农田中存留的秸秆,同时也可以增加肥力,不过,秸秆分解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好在收获后及时进行翻地工作,如果秸秆分解不到位,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②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二、科学处理秸秆的方法?

过去农村家家都是烧土灶,秸秆是重要的燃料,都要收集起来,那时候秸秆可是“香饽饽”。可是现在,家家都烧煤火和液化气,土灶成了历史,当年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农户形容:“秸秆放在路边影响走路,放在沟里影响排水,放在田里影响后茬作物,除了烧掉,没有任何出路。” 焚烧秸秆的危害主要有: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5.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我们认为,要治理秸秆焚烧,单纯地禁烧不是办法,关键是要解决秸秆的出路。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它可以用来造纸、做建材、制肥料等。但它们的产出季节集中、数量巨大、运输压力、劳动力问题等等。如果有关部门能出面帮农民解决这一问题,禁烧秸秆工作就好做多了,而且这才是禁烧秸秆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治本之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给予作物秸秆足够的关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使秸秆变废为宝,造福人民。

三、玉米秸秆的处理方法?

1、青贮。有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两种,即把收获的青玉米秸秆铡成1―2厘米长小段,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7%―75%(即以手握原料,从指缝中可见到水珠,但不滴水为宜),装入塑料袋或窖中,压实,密封保存40―50天即可开袋(窖)喂用。

2、黄贮。干玉米秸秆牲畜不爱吃,利用率低,经黄贮后适口性改善,利用率提高2倍。先将干玉米秸秆铡短为3―4厘米长小段,装进缸中,加适量温水闷2天即可。

3、氨化。有堆贮和窖贮两种。堆贮时可选用1块塑料薄膜铺在地上,把铡短为3~4厘米长的玉米秸秆堆在上面,然后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四边用土压实。每100公斤玉米秸秆加注氨水10~12公斤。窖贮时先挖1个长形、方形或圆形的窖,在窖底层铺上塑料布,把铡短的玉米秸秆装入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封好,每100公斤加注氨水15公斤。气温20℃时贮7天,15℃时贮10天,6℃―10℃时贮20天,0℃―5℃时贮30天,秸秆即变成棕色。此时揭去顶层薄膜,放净氨味后饲喂牛羊,最大用量可占日粮的40%。

4、碱化。有氢氧化钠处理、液氨处理、尿素处理和石灰处理等多种。石灰处理方法简便易行,投资少、效果好。在100公斤水中加1公斤生石灰,不断搅拌,待其澄清后取上清液,按溶液与饲料3∶1的比例在缸中搅拌均匀后稍压实。冬季80小时、夏季30小时后可直接取用。

5、糖化。将玉米秸秆铡短为3―4厘米长小段,先将酵母用水化开,加入到100公斤水中搅拌均匀,冬天可用30℃―40℃温水。将酵母液均匀喷洒在铡短的玉米秸秆上,松散堆成30~60厘米厚的方形垛或装缸,封闭1~3天即可取用。

6、菌糠饲料。把玉米秸秆磨成粉后,加入食用菌培养料,培养食用菌后,下脚料即成菌糠饲料,喂小猪时可占日粮的10%,喂育肥猪可占其日粮的20%―30%,喂牛时可占其日粮的30%―50%。

7、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生物降解:利用筛选出的特效微生物菌种,将玉米秸秆降解、转化为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质;秸秆压块等。

四、羊饲料生产中秸秆的处理方法及其影响

秸秆在羊饲料生产中的作用

在羊饲料生产中,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原料,通常用于饲料的填充和稀释。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增加饲料的粗纤维含量,有助于羊的消化和排泄,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秸秆处理方法

在羊饲料生产中,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包括割碎、打碎等手段,将秸秆打成适合羊饲料的长度,有利于羊咀嚼和消化吸收。
  • 化学处理:通过酶解等化学方法降解秸秆中的木质素,提高其中的纤维素含量,改善饲料的质地和口感。

秸秆处理的影响

秸秆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羊饲料的质量和产量。合理的秸秆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促进羊的生长发育,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结论

在羊饲料生产中,秸秆的处理方法对饲料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选用适合的秸秆处理方式,有利于提高羊饲料的品质,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了解秸秆在羊饲料生产中的处理方法及其影响,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升羊饲料的品质和产量。

五、污泥处理设备及其功能?

污泥处理设备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由平台上的减速机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刮臂下的刮泥板将污泥刮集到中心泥斗,由排泥管排出,小刮刀转动防止污泥板结,便于排出。该类设备包括污泥脱水设备和干化设备。

其中,脱水是污泥处理的重要步骤,相应的脱水方法称为过滤脱水和离心脱水,主要设备有压力过滤器、真空过滤器和离心机。通过这些设备的处理,可以将含有很高水分的污泥大幅度减重,从而方便后续的处理和运输。

此外,根据污泥的来源不同,污泥处理设备可分为生活污泥处理设备和工业污泥处理设备两大类。生活污泥处理设备主要处理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泥,而工业污泥处理设备则主要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泥。

总的来说,污泥处理设备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通过脱水、干化等步骤减少其体积和重量,然后进行最终的处理或处置,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六、秸秆地膜处理方法?

一,政府回收,目前各地政府部门都有专门的废旧塑料回收机构,回收的废旧塑料可以进行循环利用,但是由于废旧地膜难以捡拾,价格又低,效果不大。

二,推广使用液体地膜,最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加大了生物液体地膜推广使用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地膜的使用量,有效降低地膜土壤残留,但是由于技术不是很成熟,现在还处在实验阶段。

三,污染地块人工清理技术。对污染严重的地块,政府组织人力物力统一清理,采用大型清理机械和人工捡拾等措施进行清理,并将清理出来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

七、茭白秸秆处理方法?

将茭白秸秆收集覆盖到果园,可以调节地表土壤温度和水分,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土流失,来年秸秆逐渐腐化转变为有机肥料,达到改土培肥目的,一举多得。试验还发现,冬季行间茭白秸秆覆盖可以增加地温,降低土壤冻土层深度。

  茭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收集利用费工费时,要真正做到变“堵”为“疏”。头陀镇的主要措施和主要途径:一是茭白秸秆离田后通过收集用于茶园、果园覆盖;二是鼓励养殖业大户发酵青贮饲料;三是鼓励种植业大户腐熟秸秆堆肥发酵有机肥,还田还地;四是跟高校合作(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进行产学研无缝对接,将茭白秸秆研制成专供牛羊专用饲料,将进行全行业推广。

八、学习秸秆处理方法?

过去农村家家都是烧土灶,秸秆是重要的燃料,都要收集起来,那时候秸秆可是“香饽饽”。可是现在,家家都烧煤火和液化气,土灶成了历史,当年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农户形容:“秸秆放在路边影响走路,放在沟里影响排水,放在田里影响后茬作物,除了烧掉,没有任何出路。” 焚烧秸秆的危害主要有: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5.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我们认为,要治理秸秆焚烧,单纯地禁烧不是办法,关键是要解决秸秆的出路。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它可以用来造纸、做建材、制肥料等。但它们的产出季节集中、数量巨大、运输压力、劳动力问题等等。如果有关部门能出面帮农民解决这一问题,禁烧秸秆工作就好做多了,而且这才是禁烧秸秆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治本之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给予作物秸秆足够的关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使秸秆变废为宝,造福人民。

九、秸秆的最好的处理方法?

过去农村家家都是烧土灶,秸秆是重要的燃料,都要收集起来,那时候秸秆可是“香饽饽”。可是现在,家家都烧煤火和液化气,土灶成了历史,当年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农户形容:“秸秆放在路边影响走路,放在沟里影响排水,放在田里影响后茬作物,除了烧掉,没有任何出路。” 焚烧秸秆的危害主要有: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5.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我们认为,要治理秸秆焚烧,单纯地禁烧不是办法,关键是要解决秸秆的出路。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它可以用来造纸、做建材、制肥料等。但它们的产出季节集中、数量巨大、运输压力、劳动力问题等等。如果有关部门能出面帮农民解决这一问题,禁烧秸秆工作就好做多了,而且这才是禁烧秸秆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治本之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给予作物秸秆足够的关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使秸秆变废为宝,造福人民。

十、秸秆怎么处理最好方法?

方法1:秸秆堆沤发酵

秸秆堆沤就是利用一系列微生物对作物秸杆等有机物进行矿质化和腐殖化作用的过程。通过堆沤可使有机物质的碳氮比变窄,有机物质中的养分得到释放,同时可减少堆肥材料中的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的传播。因此,堆肥的腐熟过程,既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制作方法:

1、选择田边地角取水方便处,人工挖低并做田埂,田埂要求与田岸一样平(能够保水)。水稻秸秆一般每亩堆1堆(大麦、小麦两亩堆1堆),一堆秸秆量约500公斤,占地6~7平方米。

2、秸秆分层叠堆,每层高40厘米,浇足水分(用沼液更好),使秸秆含水量为60%~70%,撒施催腐菌剂;每堆可叠4~5层,约一人高,呈圆桶状堆,需催腐菌剂12.5公斤。堆的顶部做成凹形,便于集中雨水。秸秆建堆结束后用薄膜覆盖(凹处打孔),保湿保温,过干可从堆顶浇水。

3、一般堆置3~5天开始发酵,1个月后堆体进入高温发酵期,一般堆置2~3个月能基本腐熟(在堆体进入高温时翻堆1次,外层秸秆翻入中间并补足水分,以利于秸秆发酵腐熟均匀),到下一茬作物播种时,充分腐熟的秸秆做有机肥可还田利用,还能减少化肥施入量。

方法2:制作饲料

农业生产遗留下的大量秸秆经过处理后,也能成为畜牧生产中的可利用资源。

物理处理法:

1、将收获后的秸秆及时晒干,以免发生霉变。

2、把晒干的秸秆切短即可。一般粗硬的秸秆,比如说高粱秆、玉米秆,要切的短一些,最好不要超过1厘米。细、软一些的秸秆,比如说麦秆、稻草等等,可以切得长一些,一般在3厘米左右。

生物处理法:(以制作1000千克秸秆粉为例)

1、把秸秆发酵剂活化,就是把秸秆发酵剂加入到1000克30℃的温水中,然后再加入500克的红糖,搅拌均匀,等到充分溶解以后,放3到5天左右,菌种的活化就基本完成了,活化好的菌种应该密封保存。然后把活化好的菌剂用1:300左右的水稀释以后备用。

2、准备玉米面30千克,玉米面要和秸秆粉交替使用。首先,在袋底辅一层10~20厘米厚的秸秆粉,一边装一边要压实,每层秸秆铺完后要撒一层玉米面,循环反复。直到秸秆粉装到离袋口20~30厘米后压实,封严。这里面要注意,尽量排出袋里面的空气,进行密封发酵。

3、发酵的时间与环境温度关系很密切,一般10℃以上开始发酵。温度高,发酵就快。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发酵一般需要5天左右;气温在15℃左右时,就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4、当秸秆粉发酵好后,每次取料后要立即扎好袋口,注意密封保存,随喂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