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羚羊的一切
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 雌性藏羚羊没有角。 藏羚羊的底绒非常柔软。 成年雌性藏羚羊身高约75厘米、体重约25-30公斤。 雄性身高约80-85厘米、体重约35-40公斤。
形 态: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毛形直。
特殊性:每个鼻孔内还有1个小囊,其作用是为了帮助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进行呼吸。
毛 色:雄羊头、颈、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浅,腹部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醒目黑斑记,雌羊纯黄褐,腹部白色。
角 长:成年雄性角长笔直,角尖微内弯,50—60厘米(雌性无角)
寿 命:一般不超过8岁
肩 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体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生活习性
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某些藏羚羊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 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动模式不同。 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从冬季交配地到夏季产羔地迁徙行程300公里。 年轻雄性藏羚羊会离开群落,同其它年轻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
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 乌兰乌拉湖、 卓乃湖、 可可西里湖, 太阳湖等地,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到五、六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子,然后母羚又率幼子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
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早晚觅食,善奔跑。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分布范围
藏羚羊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达克地区。 藏羚羊的栖息地海拔3,250-5,500米(10,662-18,045英尺),更适应海拔4,000米左右的平坦地形。这些地区年平均温度低于零度,生长季节短。
在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
二、保护地球应该怎么做
1、学会与自然和平共处,不一味的索取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
2、加快发展清洁可再利用和高能能源,减少过度开采地球资源;
3、从我做起,爱护自然环境,不过度索取不主动破坏;
4、加大对环境破坏的治理投入,加大对治理污染的科研经费,使环保形成产业化,用利益推动环保事业进程;
5、加强环保知识的灌输,培养环保意识,否则,无颜面对子孙后代。
三、生活,科技与环境的关系
近年来,全球变暖,臭氧漏洞,海平面上升等现象日趋严重,城市上空弥漫着污浊的空气,地表的绿色植被面积也越来越少。城市在不停的扩建,高楼耸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乡村越来越少。人类在运用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生产的新纪元,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的生活完全改变,煤炭等能源广泛的被人类运用,越来越的多的自然资源被人类开发出来加以利用,包括战争所用的武器弹药。二战结束后,各国致力于发展,科学技术更是突飞猛进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的保护成为了人类最新最重要的课题。
矿物资源: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就学会了对自然矿物的利用。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等矿物的形成需要上亿年的时间,但由于科技的发明与推广,人们可以更广泛的利用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很多学者提出要节能,但是发展的需要致使矿物更多的被挖掘,被利用。终有一日,地球上的矿物资源将会被消耗殆尽,那是我们是否可以运用其他有效的资源来维持我们的生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森林:树木是我们生活绝不可少的部分,有“地球之肺”的称呼,调节气候,制造氧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树木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造纸技术的发明是森林受到严重的威胁,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报告指出,造纸工业迅猛发展是世界森林的一大威胁。90年代每年用于造纸的木材消费比1950年增长了两倍,到2013年纸的消费量还将倍增。由此可鉴,森林的破坏将是空前的。
水资源:人无水不能活,人体的60﹪都是由水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工厂、核电站等高科技工厂的建设对水资源的污染是众所周知的。被污染的河流,水面上的大面积死鱼,各个城市会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里、江里、海里。很多住在沿水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深受其害。土地因为被污染的水的灌溉无法长出植物,水污染俨然已经成为现今世界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海洋环境也严重受到威胁。减少水污染是现今世界共同探讨的严重问题。
大气: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汽车,使我们可以更方便的生活,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汽车尾气;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冰箱冰柜,使我们可以保持事物的新鲜,保证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氟利昂——臭氧杀手。这就是我们的现状,臭氧层越来越稀薄,紫外线越来越强,得皮肤癌的人越来越多。大气的污染已经迫在眉睫,如何保护我们的大气层,还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但在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应顾虑到我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改善我们的环境,相信会达到很好的成效。致力于绿色科技,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降耗,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例如: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培养一些适应力强的优质植物,多利用太阳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有更多运用科技改善环境的办法。但如何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更好的保护环境仍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