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环保网

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产业?

林和环保网 0

一、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产业?

迪曼机械人(香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粤港澳机器人产业联盟发起人宋思贤28日在港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概念为区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天时、地利、人和”,机器人产业有条件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产业。

二、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正式出台,这也标志着全球第四大湾区正式开始。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什么是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包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座城市,以及香港与澳门两个中国特别行政区,构成了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人的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旧金山湾和东京湾,并称世界四大湾区。

大湾区有什么优势?

01交通体系通达全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体系通达全球。以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为引领的世界级机场群正迅速崛起。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各湾区之首。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在全球前五中占据双席。

“轨道上的大湾区”也在加紧建设。眼下的广深港高铁上,从广州到香港,每天上午7点到晚上10点,平均每小时就有1对列车开行。2月6日,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通关人员限额也随之取消。今年以来,深圳、香港两地间实现了地铁扫码乘车互联互认,扫码支付等在港澳迅速普及,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更加便利。

02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

随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来,中国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申请数量占到全国的一半。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

大湾区内有腾讯、华为等高科技企业,也有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科技研发能力强。而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重要指标的发明专利,湾区在公开量和增长率均居世界首位,远超其他三大湾区。

03 经济规模发展前景大空间大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加速前进。大湾区正展现大前景、大空间。2022年底,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现场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人民币。广东省政府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5%以上,其中大湾区内地9市的目标增速多高于此。香港特区政府此前预计香港2023年增长介于3.5%至5.5%,一些机构预计澳门经济也将实现反弹。

大湾区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城市集群,不仅城市实力雄厚,拥有完备的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而且各个城市间分工不同、互补性强。

●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深圳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将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以东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东岸拥有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以珠海、佛山为龙头的珠江西岸,是重要的工业园区,拥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国际航空枢纽中心,是大湾区通往世界的大门;● 澳门不仅是旅游休闲中心,还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的平台。

04政策支持

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因此国家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各个层面给予支持,为其保驾护航。

三、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为什么都在转移?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都在转移的原因如下。由于粤港澳大湾区传统的产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劳动力价格不断的上升,所以,大湾区传统的产业难以为继,因此,向新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粤港澳大湾区现在正面临着一场产业转移浪潮。

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有哪些?

原出处:中国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1/09-20/9570213.shtml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正在举行的2021北京时装周上,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登场,展示及传播和田传统民族文化,引领非遗文化瑰宝传承创新。北京时装周组委会、北京大华时尚分别与和田市文旅局达成战略合作,约定将利用北京时装周平台专业资源,持续助力和田市艾德莱斯文化产业传承发展,加强京和两地经济文化互动交流。

  艾德莱斯绸是新疆特有的一种织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新疆和田市吉亚乡被誉为“艾德莱斯丝绸之乡”,2021年,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以及中共和田市委、和田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京和两地联手发起和田艾德莱斯绸服饰产品新一轮的创新、设计、研发及推广计划,助推艾德莱斯绸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助力京和经济文化交流。

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亮相2021北京时装周。 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供图

  在2021北京时装周举办的一场项目推介会上,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米佳表示,此次北京时装周期间,和田市民族特色主题系列活动是京和两城的又一次深度对话,两地联动合力促成和田市文化艺术瑰宝——艾德莱斯绸在专业舞台亮相,让首都北京看见艾德莱斯,让全国行业深度感知艾德莱斯,并通过多元渠道助力艾德莱斯推广展示,助推和田市艾德莱斯创新迭代升级,进一步带动艾德莱斯产业乃至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北京市文化援疆的又一次有益实践。

  和田市副市长艾尼瓦尔·卡斯木进行主题分享推介,详细介绍了艾德莱斯绸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和田艾德莱斯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未来将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加大政策扶持,打造有特色、有优势、可持续的和田市艾德莱斯产业经济,呼吁让更多的人关注艾德莱斯,关注和田,了解和田,走进和田。

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亮相2021北京时装周。 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供图

  活动现场,北京时装周组委会、北京大华时尚分别与和田市文旅局达成战略合作,并进行现场签约,约定将利用北京时装周平台专业资源,持续助力和田市艾德莱斯文化产业传承发展,加强京和两地经济文化互动交流。

  项目推介会之后,“艾德莱斯之恋”主题大秀在隆福文化中心空中花园亮相,由“艾德莱斯轻礼服系列”“艾德莱斯商务通勤系列”“艾德莱斯户外系列”“艾德莱斯运动系列”四个系列组成,主旨是把艾德莱斯融入城市生活,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演绎新的时尚艾德莱斯,呈现艾德莱斯不同寻常的时尚都市气息。

以新疆和田艾德莱斯绸为主题的非遗时尚秀亮相2021北京时装周。 北京时装周组委会供图

  记者了解到,除了上述活动之外,“艾德莱斯之恋——和田市民族特色主题展”于2021北京时装周期间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四殿同期开展。在为期五天的主题展会中,通过“艾德莱斯和田织造”、“风尚和田丝路之约”、“京和守望和田有礼”三个主题展区,为观众带来莱德莱丝绸以及各类和田特色风情展品,并推出了一系列的云上活动推介和田展区特色好物,共同为和田文化传承发展助力。(完)

【编辑:张燕玲】

五、纺织服装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

纺织服装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

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必然在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纺织服装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前景展望。

纺织服装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间分工的深入发展,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迅速崛起,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集经济、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区域合作机制,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无疑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热土。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纺织服装产业上的重要性。作为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制造和贸易基地之一,广东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中心地带。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将有助于提高产业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具备了较强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储备。纺织服装产业正面临着科技革新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机遇,而粤港澳大湾区正是一个理想的创新孵化器。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可以不断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研发成果,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香港拥有发达的贸易网络和国际化的商务环境,能够为纺织服装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和合作伙伴。而澳门则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和娱乐中心,可以带动纺织服装产业的文化创意发展和高端品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程度将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对外合作和市场拓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总之,纺织服装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科技创新和国际化程度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同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纺织服装产业在该区域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 XXX, X. X., & XXX, X. X. (2019). 从粤港澳大湾区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XXXX 学报, XX(X), XXX-XXX.
  • XXX, X. X., & XXX, X. X. (2018). 纺织服装产业的科技驱动和创新发展. XXXX 杂志, XX(X), XXX-XXX.
  • > Note: The generated text above is a sample response and may not be factually accurate as it has been generated by the language model.

    六、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

    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位于大湾区核心区域,版权产业园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为区域内的创意人才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资源支持。

    1. 版权产业园的地理位置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坐落于大湾区核心地带,紧邻粤港澳三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临港澳湾,北临珠江口,临近深圳、广州、香港等重要城市,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

    这一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版权产业园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节点。创意企业、文化产业从业者可以借助这一便利的交通网络,实现文化创意资源的共享、交流和合作,进而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2. 版权产业园的发展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为创意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园区内拥有一流的办公设施和创意工作室,为企业提供舒适、便捷的办公空间。同时,园区积极引进各类专业机构、投资机构、智库机构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除此之外,版权产业园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园区内设有多个培训中心和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和教育资源,增强了自身的创意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版权产业园的支持政策

    为了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新氛围,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的创意企业进驻园区,激发其创新活力。

    首先,版权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优惠的租金和税收政策。这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还鼓励了更多的企业积极投身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大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园区积极开展各类创投活动,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投融资服务。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都能够在版权产业园获得一定的创投资源,推动其快速发展。

    4. 版权产业园的发展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为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大湾区经济的融合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个区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作为引领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粤港澳三地在版权保护、合作交流、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将为大湾区版权产业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以预见,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枢纽,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最后,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版权产业园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出台,对我们湾区人民有什么影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9年,已经有港澳律师陆续前往湾区大陆开事务所,开启跨境执业生涯,服务三地客户。粤港澳大湾区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提供的宽阔平台,坚定了他们留下创业的决心。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青年间的交流交往更加便利,大湾区就业创业热度节节攀升。一批又一批港澳青年“接力”来到广东、认识广东,在南粤大地上扎根。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不断促进粤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超3400人;

    ——实施“展翅计划”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共促成2000多人上岗实习;

    ——依托“易展翅”平台搭建港澳青年实习就业专区,吸引613家省内企业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超1.5万个。

    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建设,助力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团省委紧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等重大机遇,全力打造粤港澳青年发展型大湾区,开展助力港澳台青年融入湾区发展“青融工程”,推出广东青联投身横琴、前海合作区10条举措,不断强化粤港澳台青年交流合作,满足青年来粤实习就业、创新创业等需求,团结引领粤港澳台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港澳台青少年交流搭梯建台

    近年来,团省委加快搭建粤港澳台青年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实施“青年同心圆计划”。2021年,团省委举办了粤港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通过专业培训课程与实践模拟结合的教学形式,提高学员的创业意识和能力;2019年至2021年,依托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连续3年举办了广东高校澳门学生骨干训练营,采用粤语授课、朋辈教育等特色教学方式,提高港澳青年团队合作、创新创业等能力。

    一系列活动相继落地,旨在打破空间限制,促进粤港澳台青年交流交往交融。未来,团省委还将联合省团校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智库,打造符合港澳青少年特点、形式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体系,做好交流、培训及研究工作。

    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样闪耀着港澳台青年的身影

    疫情发生以来,团省委发动在粤港澳台青年参与抗疫志愿服务,组建“深港青年突击队”、“珠澳抗疫志愿者队伍”等,奔赴基层社区、疫苗接种点、机场客运站等场所,开展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发放防疫物资等志愿服务,在战疫行动中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加深情谊,共同守护湾区美好家园。

    筑牢湾区青年共同思想基础

    文化相同,文脉相通。为帮助港澳台青年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团省委不断推动港澳台青年走向内地,多角度呈现中华文明,帮助港澳台青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祖国发展变化。

    深圳团市委以文化艺术为纽带,连续举办多届“龙腾中华”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共吸引5300多名深港澳青少年以游学、游历的形式,同吃、同住、同学,感受祖国大好河山。

    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

    近年来,团省委跨省共建6个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累计接待超2800名港澳青年参观研学。同时开展各类交流活动逾1300场次,以实践交流的形式,深入各个红色基地,共吸引30.9万人次粤港澳台青少年参与,筑牢共同思想基础。

    2021年,团省委、省青联组织开展“百年追梦青春激荡”粤港澳青少年红色寻根之旅首场省级示范活动,30余名港澳青少年代表赴汕尾、潮州、汕头等地的红色基地研学交流,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感受国家发展成就。

    打通来粤发展“最后一公里”

    引导更多港澳台青年投身湾区建设,让大湾区成为三地青年释放青春能量、实现青春梦想的热土,关键在于打造创新创业的优质环境。

    自2014年起,团省委持续举办“创青春”大赛港澳地区选拔赛,8年来共服务支持港澳创新创业项目625个,与此同时,深化“中国青创板”港澳专区建设,为港澳创业项目提供“一站式”专业创业辅导服务。

    通过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圈,引进了一批港澳国际创业孵化机构,集聚了一批优秀港澳台创业团队。湾区筑梦,湾区逐梦。创业大潮涌动之余,越来越多的三地青年受到系列利好举措的吸引,也源源不断地来到大湾区实习就业。

    聚焦三地青年在来粤发展过程中的所盼所需,广东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团省委联合港澳机构建设38家大湾区青年家园,发行大湾区青年卡,开通12355港澳台青年服务热线,并推出《大湾区青年资讯通》,为港澳台青年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打通港澳青年来粤发展“最后一公里”。

    说到助力港澳青年来粤发展“最后一公里”,我们港澳新青年产业智造中心IMCI同样不遗余力,为有需要的港澳青年落地深圳罗湖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切只需要他们一个点头。接下来,我们会跟着国家走,团结更多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更多资讯尽在企业微博@湾创大都会IMCI;公众号:湾创大都会IMCI

    八、怎么看待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

    不知道是不是彭叔的错觉,总感觉中山有不少人希望深圳炒房客再来一次中山,把中山房价再炒高一倍。

    这是最新的中山房价,自从17年深圳炒房客过来炒完以后,中山房价已经连续跌了4年了。

    2021年5月第二周中山楼市数据出炉,其中:一、中山楼市二手房挂牌价从11174元变为11140元,本周下跌34元,持续下跌。二、中山楼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数量为46159套,47005套,47649套,持续上涨。

    中山楼市的走势还是比较清晰的,别看那些中山炒房客一个劲地说中山房价还是洼地,深中通道开启之后中山房价还要来一波大涨,但实际上大家早就知道中山房价已经见顶了。大家想想,当年珠海的港珠澳大桥没开通前,珠海靠近靠近大桥那边的房价是2万多,现在是接近4万,而这个深中通道还没开通,靠近通道的马鞍岛房价就已经超过了3万接近4万,提前就已经把利好给透支了。

    现在投资中山楼市,就是投资个概念,一个以后深圳一体化的概念性的东西,基本上全靠想象,毕竟只是一个桥,真的就能让整个中山脱胎换骨?鸟枪换炮吗?如果说最后只是像惠州一样,成了一个睡城,而没有把深圳的产业挖过来,那么最后这个概念性的东西,多半是要亏的。

    现在中山待售二手房数量越来越多,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这个问题,所以想着感觉卖房止损,不愿意再拖下去了。

    九、如何评价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

    如果能成大湾区,那么100年前早就成了大湾区了,用不着拖到现在。

    江浙沪的集群都有几百年历史了,也不是今天才建成的。之所以花了100年都没有形成这种大湾区的概念,那么就证明它一定是缺乏很多的基础。

    不是很看好,当然也不看衰。

    十、粤港澳大湾区归属?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组成。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