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更适合哪种充电方式?
当新能源汽车渐渐成为了很多人短途出行的首选,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了解也逐渐广泛而深刻。
除了充电性价比,车主们最在意的或许就是如何高效充电。
那么,对于新能源车目前的四种充电方式,你有多少了解?哪种才更适合你的爱车呢?
NO.1直流电:快充首选
充电原理
将交流电流通过充电桩转化为直流电源,给动力电池充电。
优点
直流充电效率较高,市面上的直流充电桩功率在30到120千瓦不等,一般0.5-1小时便能充满。
缺点
对于车型有限制,只适用于含有快充功能的车辆。
适配车型
约80%的车型都可以使用直流电充电,但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微型新能源车例如宏光MINIEV、长安Lumin、QQ冰淇淋等,无法使用直流充电。
市场普及情况
受到家庭用电电压的影响,直流充电多应用于城市公共充电设施以及城际间高速服务区充电站。
NO.2交流电:家用为主
充电原理
交流充电利用的是标准充电接口,使用传导方式为电池充电。
优点
因其采用较小的恒压或恒流电流,常见机型功率仅为7千瓦,所以用电限制小,使用的场景非常广泛。且充电方式设备费用较低,所以非常适合家庭场景下作为私人充电桩为爱车充电。
缺点
由于交流充电桩充电功率小,所以效率较低,充电时间大约需5-8小时,最长甚至需要30小时以上。
适配车型
几乎100%的新能源车都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充电,但是由于充电速度较慢,更适合停运时间长的车辆或电池容量小的插电混动车型,比如传祺GS4PHEV、比亚迪宋DM、宝马X1PHEV等。
NO.3换电技术:暂未普及
直流快充虽然速度可观,但是相较“换电”这一补能方式,仍然稍显逊色。
充电原理
通过全自动或者半自动机械设备,对新能源车的电池进行更换,以此实现电能的补给。
优点
类似于玩具车更换电池,一般只需2-10分钟便能完成一次补能。
缺点
在私家车领域,只有少数品牌能够为车主提供换电服务,以大家较为熟悉的蔚来来说,品牌预计2023年底累计建成换电站超过2300座。
市场普及情况
换电技术使新能源车达到了和传统燃油车加油相近的补能速度,但目前仅在公共交通领域和物流领域得到了普及。相较公共充电桩超百万台的保有量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NO.4无线充电:技术尚未成熟
自新能源车出现在大众视野开始,关于新能源车无线充电的研究就成为了大热话题,各大品牌、机构都纷纷投入资源进行研发。例如,沃尔沃在2022年3月便发出声明,表示其正与多家优秀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一种新型无线充电技术,并将在城市道路进行集成和测试。
充电原理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电磁感应实现充电。
优点
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即可自动充电,或者将无线充电集成到城市道路中,实现边跑边充。
市场普及情况
目前这项技术仍然处于研发和探索阶段,在实用化之前,我们只能怀抱着期待耐心等待。
综上所述,其实每种充电方式都有利有弊,各位新能源车主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借助公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另一种是使用自家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以下具体说明。
1、利用公用充电桩轿乱进行充电∶
截止到2019年8月,随着社会上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和数量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的公用充电桩也进行了大量的设置。用公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时,要注意分清快充和慢轿乱充。闭升档一般来说,在用公用充电桩充电时使用快充即可,在1-2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将车辆充满电,不耽误汽车的正常行驶。使用公用充电桩充电时比较快速,但是需要到专门的充电区域进行充电,在没有公用充电桩的地方不是很方便。
2、使用家用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使用家用充电装置充电比较安全,花费笑肆也比较少。但是充电速度比笑肆较慢,充一次电一般需要8-10个小时。
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充电器和插口一定要插严,确保用电安全闭升档。
2、不要到新能源汽车电池完全没电时再去充电,既损伤电池又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