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码机是什么
英格码机就是制造英格码密码的机器英格码的加密原理非常简单——通过添加代表26个字母的机械转轮加密文件,但这样的密码一度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因为随着转轮数量增加,经过几重加密后,密码组合就会呈指数级增长,从而生成复杂度是百亿、千亿数量级的密码。
英格码是二战时期德国大面积使用的一种机械加密机,最多通过八个转轮组合设置密码,一个转软上有二十六个字母,其密码如果人工破译,理论上需要9亿年,德国人对其坚信牢不可破,就如法国人的马其顿防线,事实上,首先,德国战车绕过了马其顿防线,同样,先是波兰人,然后是英国人,又将英格码一一破译。运用现代密码学观点,我们来分析一下,英格码破译原理和操作方法。
解密过程:
私钥——>加密算法 ——> 明文
密文——>
在战争中,波兰人别科夫斯基首先搞到了英格码机,即加密算法搞到手了,后来别科夫斯基首先破译掉密码,不幸的事,波兰很快被德军占领,别科夫斯基在流亡中,掌握的技术也在流亡。有了英格码机,做为破译者,破译者就不再为复杂的算法伤脑筋,后来英国人也得到了英格码机,并且得到了用于控制私钥的密文的全部八个转轮,这时候英国人只人搞清楚,这八个转轮的组合设置,也就是搞到私钥,那么就万事俱备了,至于密文,可以通过无线电截获,这个,一般的电信工程师都能搞定。
那么八个转轮的组合设置是怎么搞到的呢,在战争中缴获,英国人打击德国的潜艇、气象探测船等,搞到了很多设置,而且,通过心理学分析,这些组合的规律等等,德国人的加密通信,实际上完全暴露于英国的情报监视之下。
在那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中有计算机的鼻主,图灵。就到了今天现代化加密,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什么牢不可破的密码,有些时候,最简单的加密,结果很牢靠。现代无论多么复杂加密算法的程序加密,芯片加密,如果破译者搞到手一样的程序,一样的芯片,加上心理学、行为学上分析,那么,运气好的话,搞到一两组私钥,那么其它私钥(密码)也就能轻松解开。这就是德国人恰恰忽略了的一点,在假定英国人没有英格码机的前提下破译,如果真是那样,解密的难度的确是9亿年,实际上英国有,别的其它国家也可能有,而且英国还偶尔得到了密码。
In war II,德国人破译美国人的密码,英国人破译德国人的密码,美国人破译日本人的密码, 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加密和解密,没有永远的牢靠,现代有了超级计算机,密码更是容易,只有按照规律办事,再复杂的加密算法也不能保证100%的可靠,而勤换密码,不设123456,用生日做密码等等简单的操作,仍然是保障信息的安全很有效的手段。
科技发展弊大于利的辩论
既然科技发展弊大于利,那么我想请问您家的电视,电脑是不是也应该扔了呢?您是否应该回到原处社会过着欰毛饮血住在山洞里的生活?对方辩友一再强调弊大于利,却有无时无刻不是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方便与舒适。给你一个尖端科学方面的案例,但愿满意.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采气14年,总采气50.17亿立方米。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日本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钻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块矿集区,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但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 由此可见,可燃冰在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可燃冰”是深藏于海底的含甲烷的冰。它是由于处于深海之高压低温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能将海底沉积的古生物遗体所分解的甲烷等气体分子纳入网体中形成水合甲烷。这些水合甲烷就象一个个淡灰色的冰球,故称可燃冰。这些冰球一旦从海底升到海面就会砰然而逝。可燃冰是一种潜在的能源,储量很大。据国际地质勘探组织估算,地球深海中水合甲烷的蕴藏量足以超过2.84×10^21 m^3,是常规气体能源储存量的1000倍。且在这些可燃冰层下面还可能蕴藏着1.135×10^20 m^3的气体。有专家认为,水合甲烷一旦得到开采,将使人类的燃料使用史延长几个世纪。为开发这种新能源,国际上成立了由19个国家参与的地层深处海洋地质取样研究联合机构,有50个科技人员驾驶着一艘装备有先进实验设施的轮船从美国东海岸出发进行海底可燃冰勘探。这艘可燃冰勘探专用轮船的7层船舱都装备着先进的实验设备,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艘能从深海下岩石中取样的轮船,船上装备有能用于研究沉积层学、古人种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实验设备。这艘专用轮船由得克萨斯州A•M大学主管,英、德、法、日、澳、美科学基金会及欧洲联合科学基金会为其提供经济援助。海底可燃冰的存在很可能使海床不稳定,常会导致大规模的海底泥流,对海底管道和通讯电缆有严重的破坏作用。更严重的是,如果地震中海底地层断裂,游离的气体和水合甲烷分解产生的气体就会喷出海面,或在海水表层及水面上形成许多高度集中的易燃气泡,这不仅会对过往行船有危险,也会给低空飞行的飞机带来厄运。有学者认为,近几个世纪,在位于佛罗里达、百慕大群岛和波多黎各之间的百慕大三角区海域发生过的许多船只和飞机神秘失踪事件,即所谓百慕大之谜就可能与此有关。由于可燃冰是在深海处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氢键是一种弱作用,冰状的水合甲烷一出水面就会自动融化分解成气体,故我们没有必要在分解水合甲烷上费神,只要用专用设备将这些气体收集起来就可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可燃冰作为一种新能源虽具有开发应用前景,但甲烷是一种高效的温室效应气体,可燃冰的开采如果方法不当,释放出的甲烷扩散到大气中,会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上永久冻土和两极冰山融化而使地球变暧。安全合理地开发可燃冰,必须同时考虑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