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纺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简单的讲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为:
(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 妇女卫生巾等;
(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
(3)跟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
(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无纺布的分类:
一、 水刺无纺布
水刺工艺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二、热合无纺布
热粘合无纺布是指在纤网中加入纤维状或粉状热熔粘合加固材料,纤网再经过加热熔融冷却加固成布。
三、浆粕气流成网无纺布
气流成网无纺布又可称做无尘纸、干法造纸无纺布。它是采用气流成网技术将木浆纤维板开松成单纤维状态,然后用气流方法使纤维凝集在成网帘上,纤网再加固成布。
四、湿法无纺布
湿法无纺布是将置于水介质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同时使不同纤维原料混合,制成纤维悬浮浆,悬浮浆输送到成网机构,纤维在湿态下成网再加固成布。
五、纺粘无纺布
纺粘无纺布是在聚合物已被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使纤网变成无纺布。
六、熔喷无纺布
熔喷无纺布的工艺过程: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形成---纤维冷却---成网---加固成布。
七、针刺无纺布
针刺无纺布是干法无纺布的一种,针刺无纺布是利用刺针的穿刺作用,将蓬松的纤网加固成布。
八、缝编无纺布
缝编无纺布是干法无纺布的一种,缝编法是利用经编线圈结构对纤网、纱线层、非纺织材料(例如塑料薄片、塑料薄金属箔等)或它们的组合体进行加固,以制成无纺布。
二、超纤革与真皮的区别
超纤革与真皮在材质、外观、制作工艺、性能、手感这五方面有区别,具体区别如下:
一、材质不同
1、真皮是由许多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编织而成,分粒面层和网状层两层,粒面层由极细的胶原纤维编织而成,网状层由较粗的胶原纤维编织而成。
2、超纤皮表层是采用与天然皮革粒面层结构相近的聚胺酯层组成,底基层是采用超纤纤维无纺布,其结构和天然皮革的网状层极其相似,因而超纤皮与天然皮革有着极其相似的结构与性能。
二、外观不同
1、真皮由于是天然皮革,瑕疵点明显,表面光亮度不均匀,都有不规则毛孔。
2、超纤皮表面规则无瑕疵,光亮度纹路均匀,没有毛孔。
三、制作工艺不同
1、真皮就是天然皮革,常见的有,牛革、猪革、羊革、马革等,总之所有天然的、通过加工处理后就能成为原料。
2、超纤皮是超细纤维短纤通过梳理针刺制成三维结构网络的无纺布,是第三代,人工皮革,再经过湿法加工,PU树脂含浸,减量抽出,磨皮染整等工艺最终制成。
四、性能不同
1、真皮耐热、耐寒、耐磨、外观好,便于修复,造型等。
2、超纤皮在PU聚氨酯加入超细纤维,使得韧性和透气性、耐磨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具有极其优异的耐磨性能,优异的耐寒、透气、耐老化性能。
五、手感不同
1、真皮用手触摸皮革表面,有滑爽、柔软、丰满、弹性的感觉。
2、超纤皮手感比真皮般柔软,表面光滑紧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超纤皮
百度百科—真皮
三、什么是弯头的抛光和喷砂?
抛光就是在其内外表面进行一个细微的磨削,按照抛光的精度可以分为卫生级(镜面抛光)抛光,电解抛光,手工抛光(砂轮片)
常用的喷砂方法有干法喷砂、湿法喷砂、无尘喷砂和高压水喷砂等,喷砂使用棱角状或圆珠状的粒度为0.3-0.8mm的不锈钢砂,用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将钢砂喷射到弯头的表面。
抛光和喷砂都为弯头的一种表面处理的方法,具体的相关信息可以上网去查询一下!
四、铁矿选矿技术及选矿设备简介
我国铁矿由于贫矿多(占总储量的97.5%)和伴(共)生有其他组分的综合矿多(占总储量的1/3),所以在冶炼前绝大部分需要进行选矿处理。
1996年全国入选铁矿石21497万t,占全国产铁矿石原矿25228万t的85.2%。入选铁矿石生产铁精矿粉8585.7万t,其中重点选矿厂处理原矿10961万t,生产铁精矿粉4158万t,占全国铁精矿粉产量的48.4%。
(一)矿石破碎
我国选矿厂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细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铁矿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机,中破使用2.1m或2.2m标准型圆锥式破碎机,细破采用2.1m或2.2m短头型圆锥式破碎机。通过粗破的矿石,其块度不大于1m,然后经过中、细破碎,筛分成矿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终产品送磨矿槽。
(二)磨矿工艺
我国铁矿磨矿工艺,大多数采用两段磨矿流程,中小型选矿厂多采用一段磨矿流程。由于采用细筛再磨新工艺,近年来一些选矿厂已由两段磨矿改为三段磨矿。采用的磨矿设备一般比较小,最大球磨机3.6m×6m,最大棒磨机3.2m×4.5m,最大自磨机5.5m×1.8m,砾磨机2.7m×3.6m。
磨矿后的分级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级机。为了提高效率,部分选矿厂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级机。
(三)选别技术
1.磁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图3.2.23)。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国磁铁矿选矿厂推广了细筛再磨新技术,使精矿品位由62%提高到了66%左右,实现了冶金工业部提出精矿品位达到65%的要求。
2.弱磁性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赤铁矿、褐铁矿、镜铁矿、菱铁矿、假象赤铁矿或混合矿,也就是所谓的“红矿”。这类矿石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矿物组成复杂,选别困难。80年代后,选矿技术方面对焙烧磁选、湿式强磁选、弱磁性浮选和重选等工艺流程、装备和新品种药剂的研究不断改进,使精矿品位、金属回收率不断提高。如鞍钢齐大山选矿厂采用弱磁—强磁—浮选的新工艺流程,获得令人鼓舞的成就。3.多金属共(伴)生矿选矿
这类矿石成分复杂、类型多样,因此采用的方法、设备和流程也各不相同,如白云鄂博铁矿采用反浮选—多梯度磁选、絮凝浮选、弱磁-反浮选-强磁选、弱磁-正浮选、焙烧磁选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以提高铁的回收率,并综合回收稀土氧化物。攀枝花铁矿通过磁选获得TFe53%左右的钒铁精矿,磁选后的尾矿通过弱磁扫选-强磁选-重选-浮选-干燥电选,获得钛精矿和硫钴精矿,回收钛和钴。大冶铁矿采用弱磁-强磁和浮选,综合回收铁、铜和钴、硫等元素。
(四)烧结球团技术 烧结技术是我国人造富矿的主要手段。1996年共生产人造富矿16095.6万t,其中重点企业9485.9万t,占58.9%,地方国营企业6133.7万t,占38.1%。我国在细精矿烧结的技术上已达到相当水平。鞍钢早在50年代初就在烧结机上成功地把酸性烧结矿制作方法改为碱性烧结矿制作方法,在世界上第一个用消石灰或生石灰作熔剂解决了细精矿烧结问题。
烧结球团的装备水平也有所提高,全国共有烧结机419台,总面积15522m2,其中:130m2级以上的烧结机有22台,合计面积4107m2 ;24~129m2的烧结机197台,合计面积9387m2;小于24m2的烧结机200台,合计面积2028m2。1994年2月24日在马鞍山钢铁厂投产的300m2烧结机,是我国除宝钢外自行设计、制造和建设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烧结机。
全国1995年烧结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利用系数1.36t/(m2·h),烧结矿品位53.00%,烧结机日历作业率80.94%,烧结矿合格率为84.92%,工人劳动生产率为2170t/(h·a)。
信息来源于:www.gyxx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