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环保网

关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作文

林和环保网 0

关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作文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它,不要污染它。要做到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

记得去年夏天,天气非常热,我和我的家人“躲”在家里看电视。爸爸离开沙发,走到空调下,找了找空调遥控器,便“啪啪”地按了几下。之后又走到沙发旁坐了下来,我好奇的问爸爸:“爸爸,你刚才干什么的呀?”爸爸说:“没干什么!”我不信,便穿上鞋,走到空调下,拿起空调遥控器,看了一眼,呀,原来爸爸把空调调到了24摄氏度,我对妈妈说:“妈妈,你快跟爸爸说叫他把空调关掉吧,如果我们把空调关掉,把电风扇打开,那能减少多少排碳量啊!” 又为大自然节省了能源。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妈妈要去买纸盘,由于第二天要用,我们晚上才去超市。出门时,妈妈对我说:“一会儿到超市车停哪儿呢?”我连忙对妈妈说:“不行不行!如果开车去,没地方停,最重要的是开车去会排出多少碳哪!”妈妈听了我的话,陪我走到了超市。

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

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脸洗手,茶叶渣可以晒干做茶叶枕头,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随手拔下电器插头……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都是在为地球减碳。市环保局的专家说,“低碳生活”实际上就是节水、省电、省气和回收四大要素,具体到市民生活中来说,都是些举手之劳的小事。

低碳生活,其实不仅仅关系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之类的宏大命题。即便在个人生活层面上,它也是好处多多的———既节省生活开支,又有利于身心健康。比如,选择自行车、步行、公交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又比如,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再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认养一棵绿化树……

以低碳成为习惯,科学走进生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低碳生活,就在身边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少开车,少吃肉,少用纸张和一次性筷子,尽量节电……只要能从日常点滴做到不浪费,就可以实现低碳生活。 城市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确实难以改变。在这种惯性生活模式下,推行低碳生活也可能会带来不便,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市民拒绝低碳生活的理由。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刻意节俭,刻意放弃一些生活享受。低碳生活与提高生活水平并不冲突,其中关键是找到结合点,探索低碳可持续消费模式。 不少便利消费方式浪费着巨大的能源,低碳生活需改变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尤其需要严格限制“一次性”消费嗜好。比如限塑令的实施,大大降低白色污染的同时,它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低碳生活需改变以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的面子消费。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片面理解为电气化、自动化,导致日常生活能耗越来越高,机动车、电梯、大而无当的房子、高脂肪的饮食……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13亿人口基数计算,就是天文数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的这个训诫同样适合我们对低碳生活的态度。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培养低碳生活方式,这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 让我们的社会进入低碳生活状态,仅有倡导远远不够,并非每个人都有节约环保意识,欲使整个社会从常规生活层面达到低碳目的,相关的经济惩治措施和引导政策必不可少。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除了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所以,政府在宏观调控低碳经济的同时,更要在政策制定上引导低碳生活。比如严格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同时,对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饭店予以税收优惠;利用经济杠杆控制汽车数量;利用税收政策推行节能环保建筑、鼓励企业降低碳排放;制定阶梯式水电气等能源型产品的价格……仅靠个人和企业的自觉来推行低碳绝非根本之计。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但是这种理念成型之初需要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低碳生活攻略】 1、乘包机旅行 人均减碳300公斤 2、少开五次冰箱门 每天减碳百余克 3、少放一箱矿泉水每年减碳2千克 4、洗发水买大包装1年减碳3斤多 5、布袋替代塑料袋一年减碳近10克 6、及时关饮水机一年减碳400千克 7、不喝袋装茶一年减碳5千克 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拯救地球,为人类健康、和美生活作出努力,创造一个处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