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有体脂增加吗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主要是衰老或老化,表现为内脏器官与组织的萎缩,细胞数量的减 少,再生能力降低,兔疫功能低下,多种生理功能障碍。 外貌的老化:头发转白,脱落。皮肤弹性减退,皱纹增加,老年性色素斑的出现。体内 水分减少,脂肪增多,显得肥胖。由于椎间盘萎缩和脊椎骨弯曲度增加,下肢弯曲,骨质疏 松等原因使老年人身高下降。 视、听力减退:眼睑下垂,50岁左右出现“老花眼”,这是由于眼球和它的附属组织老 化,晶体弹性减低所致。随着年龄增长听觉也逐渐减弱,对高音的听力比对低音的听力减退 为快,常要大声喊叫才能使老年人听到。
脏器功能变化:老年人脏器组织中的细胞数量减少老化,再生能力降低,组织器官都有 不同程度的萎缩。如肌肉、脾脏、肝脏、肾脏等萎缩较明显。而且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都有不 同程度的减退,一般可减少50%左右。 免疫功能变化:具有免疫功能的胸腺萎缩,细胞免疫功能减低,外周淋巴细胞减少,抵 抗力减弱。体液免疫功能表现为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 病。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 老年人的老化程度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之间的退化程度也存在明 显的差别,这与遗传、体质、环境、保养程度都有密切关系。
从生理角度说,男性和女性谁更是水做的?
男性
成年女性的体液量通常占体重的50%,成年男性的约为60%,这是因为男性一般比女性肌肉含量多,脂肪含量少,而肌肉的含水量较高,所以男性体内含水量也会更高与女性相比,“男性更是水做的”。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殊不知男人也是水做的,且男人比女人更水!无论男女,水作为大自然的一大馈赠,在人体内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水是生物(包括人类)体液的主要成份,而体液是以水为溶剂,包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成份的溶液。相对于外界大自然环境而言,存在于人类细胞周围的体液成为机体的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体液的总量
成人的体液约占体重的60%。70kg的成人,其体液量约为42L。年龄、性别及组织不同,体液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例如,肌肉组织中的体液占75%,脂肪组织中只占10%。胎儿体液含量较高,但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3~5岁内逐渐降低。出生0~1月的婴儿体液约为体重的76%,1~2月时约为65%。1~10岁小儿的体液则约为体重的62%。男性成人体液含量比女性多,约占体重的61%,女性成人为50%。
二、体液的分布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及细胞外液(ECF)两大部分,由细胞膜所分隔,水能自由通过细胞膜。ICF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基地,约占体重的40%,平均为400~450ml/kg。ECF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婴儿的ECF约占体重的45%,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成人约占体重的20%,平均为150~200ml/kg。年轻成年男性的ECF比女性及老年人多。ECF可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两部分,其中血浆约占体重的5%,为30~35ml/kg。组织间液则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较大,成人为15%,相当于120~165 ml/kg。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男人比女人更水,无论如何,水对于人类是极其重要的!
组织间液的基本成份与血浆类似,只含有少量蛋白质并且不含红细胞。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与血管内液体或ICF进行物质交换,并取得相互平衡。手术创伤、局部炎症可使ECF转移分布到损伤区域或感染组织中,引起局部水肿;或因疾病、麻醉、手术影响致内脏血管床扩张淤血;或体液淤滞于腔体内(如肠麻痹、肠梗阻时大量体液积聚于胃肠道内),这部分液体均源于ECF,但却失去了生理功能。
三、 体液的组成
组织间液与血浆的电解质浓度类似,区别在于前者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少于血浆。由于血浆富含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组织间液。ECF的电解质浓度与ICF的差异很大。ECF中主要阳离子为高浓度的Na+、阴离子为Cl- 、HCO3-。ICF中主要阳离子为K+,其次为Mg2+,阴离子以磷酸根和蛋白质为主。
四、 机体对水的调节
每人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的水是有差异的,但人体内ECF的量总是在保持着相对稳定,机体中存在精细的调控系统,能够不断地监控和调节体液的平衡。而肾脏是这一系统中主要的效应器官,通过对尿液的稀释和浓缩及对各种电解质的排出与重吸收,发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参与水代谢调节的因素同时也调节着钠的代谢,相关因素包括:(1)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心房肌合成的多肽类激素心房钠尿肽能明显促进钠和水的排出;(2)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下丘脑的视上核及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3)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调节水、钠、钾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4)血管平滑肌生成的前列腺素在神经-平滑肌接头间隙作用于交感神经纤维末梢的前列腺素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减少,在低血容量时前列腺素使肾血管舒张, 对维持肾血流量有重要意义;(5)其他如口渴机制、交感神经、多巴胺受体等因素。
五、水的生理作用与代谢
生命起源于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作为溶剂,溶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成份形成体液,水是机体内环境的最基本要素,其在调节体温、润滑各关节器官、物质转运等生命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机体内水的生理作用的发挥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水的平衡主要由水的摄入与排出来维持。肾脏是水排出的主要器官,每天约60%的水经尿排出。若环境温度增高,运动量增加,汗液增加可达正常水平的50倍之多,通过呼吸道的不显性挥发也随之增加。而在此情形下,肾脏排出的水将相应减少,以补偿汗液和不显性失水的排出。水代谢的调节主要受体液渗透压变化的影响,当血浆渗透浓度的上升时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通过口渴机制增加饮水,另一方面ADH释放增多,减少水从肾脏的排出,从而保持水的稳态平衡。
所以说,不仅仅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并且男人比女人更水!